首页 资讯 正文

迁徙候鸟挥别深圳北归:单日监测数量最高突破2万只

体育正文 248 0

迁徙候鸟挥别深圳北归:单日监测数量最高突破2万只

迁徙候鸟挥别深圳北归:单日监测数量最高突破2万只

当群鸟振翅北归,在湛蓝的(de)天幕上划出优雅的弧线,2024年(nián)冬季至2025年春季的深圳候鸟迁徙季在南(nán)海之滨的潮涨潮落中画上了句号。期间,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单日(dānrì)鸟类监测最高达20556只,居于深圳湾候鸟监测记录的较高峰值。 候鸟与深圳湾畔地标建筑同框。 白剑秋 摄(shè) 记者从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(guójiā)级自然保护区(bǎohùqū)管理局获悉,深圳本轮候鸟迁徙季自2024年10月迎来“先头部队”,至(zhì)2025年5月最后一批“旅者”返程。其中,2025年1-5月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及周边区域(qūyù)共监测到鸟类111种(zhǒng),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,为黑脸琵鹭、白肩雕和乌雕;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鸟类10种,最大种群为白腰杓(biāo)鹬,单日记录数量422只。 黑脸(hēiliǎn)琵鹭依然是迁徙季的(de)“顶流明星”。位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、东亚-澳大利西亚(xīyà)迁飞大通道(dàtōngdào)重要节点的深港后海湾,在香港观鸟会统筹(tǒngchóu)的“全球黑脸琵鹭同步普查2025”中共录得328只,是其全球重要的越冬地和中转站。而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及周边区域,单日录得黑脸琵鹭最高达(dá)91只。随着黑脸琵鹭换上美丽飘逸的黄色繁殖羽,大部队已(yǐ)陆续北飞求偶交配(jiāopèi)。不过,仍有40多只亚成体黑脸琵鹭,因暂不需要找对象,仍悠然徜徉于深圳湾红树林的湿地滩涂享受着丰饶的鱼虾。与它们作伴的还有10多对黑翅(chì)长脚鹬“夫妇”,这些有着模特般长腿的湿地精灵,春日里悄然在红树林深处筑起爱巢,用孵育新(xīn)生命的啼鸣为城市增添生机。 “顶流明星”黑脸琵鹭(上)与其他水鸟。 鹿向荣(lùxiàngróng) 摄 随着越来越多市民加入爱鸟护鸟观鸟的(de)队伍(duìwǔ),他们(men)(men)用热爱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。“鸟友”们常常天未亮(tiānwèiliàng)便蹲守滩涂,或翻山越岭追鸟,用“长枪短炮”的专业摄影器材既定格鸟儿们梳羽、嬉戏、觅食的唯美瞬间,也为鸟类科研监测提供了珍贵影像资料。据(jù)《深圳(shēnzhèn)鸟类名录(2025版)》,深圳2024年新发现(fāxiàn)12种鸟类,包括扁嘴海雀、灰喉针尾雨燕、灰背伯劳、蓝喉蜂虎、山蓝仙鹟、北棕腹鹰鹃、铁爪鹀、粉红胸鹨、彩鹮、中华凤头燕鸥、秃鼻乌鸦、褐冠鹃隼,鸟类新增种数创历史新高。深圳鸟类的新发现地也从沿海滩涂、红树林(hóngshùlín)湿地、梧桐山等自然保护地,向陆域的森林公园、郊野公园、河湖(héhú)湿地延伸。 群鸟在深圳湾(shēnzhènwān)上空演绎万羽翔集图景。鹿向荣 摄 值得点赞的是,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、深圳市海洋发展局编制的《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(2025-2035 年)》于2025年3月印发实施。《规划》坚持(jiānchí)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以全球视野整体谋划,聚焦“维育野性生息(shēngxī)山海(shānhǎi)、建设和谐(héxié)共生都市、争创生态文明先锋”,引领深圳到2035年建设成为(chéngwéi)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首善之城、国际生物多样性(duōyàngxìng)友好(yǒuhǎo)示范城市、打造(dǎzào)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,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“深圳智慧”、提供“深圳样板”。 从深圳湾畔万羽(wànyǔ)翔集的壮丽图景,到市民游客观鸟护鸟的温情瞬间,推进“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”生态建设和保护修复自然环境、规划建设鸟类友好型城市的成效得到生动印证。周而复始的候鸟迁徙,成为深圳最动人的城市名片(míngpiàn)。让我们相约(xiāngyuē)2025年金秋,期待更多(duō)候鸟与深圳的碧海蓝天再会(zàihuì)! 群鸟在深圳湾上空演绎万羽翔集(xiángjí)图景。鹿向荣 摄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(wángwén) 三审 潘未末 (作者: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胡柳柳(húliǔliǔ))
迁徙候鸟挥别深圳北归:单日监测数量最高突破2万只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